看完了《活佛济公》,最后一集特别感动,当夏夫人喊着自己丈夫的名字让他入土为安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再有多么的不舍,该离开的时候都要放手,最最让人钦佩的是这位夫人劝慰丈夫每听到她呼喊他一声名字便要往前走一步。噙着泪,望着自己心爱的人走向另一个世界,真真切切地许下等待和日夜相依的承诺。
不知是为了真情所动,还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生死离别,为他们正确面对死亡所撼动。
如若当真要离世,走得无憾、无牵挂自然是最好,但是几乎无人可以到达这种境界。更多的人是贪恋着尘世,期盼着长命百岁。所以,怎样面对死亡?当死亡悄然而至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
现在的我们每一天拼于工作、忙绿于生活,没人能够想到死亡。不是因为它不存在,也不是因为不愿去考虑,而是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群心里畏惧死亡,甚至是谈死色变,避讳躲闪。往往碰到与死亡有关的文件内容,例如遗嘱、遗体器官捐赠等等,都是不敢正视,唯恐接触到这些就可以把死亡提早拉前。
前不久,乔布斯这个充满智慧的人死去了。一个学姐这样写到:因为乔布斯的死,我看到了活着的难和求活的力;因为乔布斯死去,我感受到死亡的绝对和向死的勇气。
向死是需要勇气,而死亡的这个时刻也是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注定了下来,是必然和绝对的将来。
畏惧死亡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只有正确地面对死亡,我们才能够正确地面对生存和人生,甚至是面对他人的生命。因为它是个永远的句号,我们可以左右生命的长短,可以增添人生的厚度,但是却永远更改不了这个句号。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句号前的几段文字,或者是几幅画面。
人生短暂才显得其弥足珍贵,人生不能重复,才显得独特而美丽。
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对自己、对亲人、对朋友都一样。所幸,咱们中国的文化反复强调了死亡的概念,告慰我们如何正确地面对死亡。正如电视剧里的情节,我们会在遥远的地方呼唤亲人朋友的名字,让他一路走好,引导他放下身边的一切,放下人生的重担和遗憾;也正是因为有了你的祝福和祈祷,你的正确面对,所爱所关心的人才会平静地走向另一个世界。同时我们也是在呼唤自己让自己释怀,从失去中走出来。
希望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一样,让自己少点缺憾和遗憾,已经做过努力,该离去的时候就轻轻地放手。
雨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