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好一脸笑意地看着苏弘毅和徐华斗嘴,“每回见到姥爷和徐老师针锋相对,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在南省的时候还常常想念你们斗嘴的模样呢。”
她这么一说,苏弘毅和徐华倒是消停了,大概是看出了她笑容下的一抹涩意,不约而同想到了她在南省的处境,她那入狱的父亲和无辜被打伤的弟弟。
这么好的姑娘,为人处世和工作都无可挑剔的优秀,甚至强大,家里却一堆糟心事,老天爷对她太不公平了,偏偏这些事情,他们是想帮也帮不上忙。
“徐老师,我给您带了茶叶过来,您尝尝看,是您上次说特别好的那种。”刘好好却笑意爽朗,似乎丝毫不受影响。
“这茶太浓了,你这把年纪能喝得惯?”苏弘毅瞥了一眼,“上回我就喝了一杯,结果一晚上睡不着。”
“那是你年纪大了,已经没口福了,”徐华乐呵呵地接过茶叶,半点都不矫情,“这茶我收得心安理得,就当跑腿费了。”
见刘好好一脸不解,徐华将手里的牛皮文件袋交给刘好好,“我是替谢亮跑这一趟的,他年三十回来吃了顿年夜饭,年初一一早就去外地看水电站了,没办法和你碰面,这是你们那里水电站的一些资料,他让我转交给你。”
“年初一就去看水电站了?比我还拼命。”刘好好有些惊讶,她知道谢亮挺忙的,没想到忙到这个地步,她忙了一年,好歹过年还能歇几天,谢亮一个大学教授却忙得连年都过不成了。
“现在到处都在建水电站,他这个搞水利的当然闲不下来,听说建设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挺多的,赵企和他都忙得焦头烂额,逢年过节的都休息不了。”徐华摇头叹道,“这个谢亮啊,不谈恋爱不结婚,就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天天扑在现场,这种工作也只有他受得了,他们系里有几个教授都辞职下海了,搞科研的人啊,钱不多,却特别累人,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要跑,家里有家有口的,那么点儿钱哪里够花?所以说单身汉也有单身好的好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能静下心来搞科研。”
杨平听了这话,有些黯然,她家还有个更资深的单身汉呢,虽然她面上说尊重苏迁的人生,但作为母亲,一听到人家提“单身汉”三个字,她还是会觉得难过。
“是啊,现在下海的人越来越多了,这股歪风也刮到了京大,我们系里也人下海经商去了,”苏弘毅一脸不虞,“走了也好,搞学术搞科研的,钻到钱眼子里去,能出什么成果?做我们这行的,本来就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头。”
“我倒觉得不是这样的,没有学术进步,没有科研成果,社会就无法进步,所以大学教授应该是很受人尊重的才对,不止是精神上的尊重,还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物质好,才这么为他们说话的。
“我倒觉得不能给我们太多物质况还算是了解。
刘好好分管农业,和他一直配合挺好的,他这次能够被提拔到了更重要的岗位,她也为他高兴。
“老刘,青山县不靠海,发展不了海水养殖,倒是可以依托水库,考虑发展淡水养殖。”刘好好建议道,“好不容易建了这么个大水库,咱们得想办法好好发展。”
“老百姓们没有搞过淡水养殖,一方面是不会,另一方面风险意识太强,也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刘胜心中依旧有着担忧。
“这就需要我们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努力引导他们发展特色农业,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刘好好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极目远眺,将水库建设工地尽收眼底,“就像我们之前引导他们种植特色水果一样,找农学院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就不信他们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