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手发射了照明弹,工厂附近被照的像白天一样,机枪手看见有人影晃动,马上射击。20多个机枪发射的全部是曳光弹,工厂周围的罂粟田里,被一串串曳光弹点缀的十分绚丽,曳光弹有的闪着绿光,有的闪着红光。机枪用曳光弹迅速织起一片火网。(越南军队经常使用绿色曳光弹其他国家经常使用的红色曳光弹)
席鹏他们为了看清楚目标,摘下了夜视镜,“好家伙,曳光弹还2个品种。”
周伯才说:“机枪的声音非常脆。”
刘协拖着枪爬到席鹏旁边说:“枪声脆证明枪很新,根据这个判断,他们的装备不错。但是枪声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不经常开枪,所以枪管很新,如果经常不开枪,他们的射击精度一定不怎么好,即使看见我们也打不到我们。”
席鹏说:“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现在你最好用枪榴弹打掉几个机枪,我不喜欢听苏式机枪射击的声音。”
刘协端着步枪,发射了一枚枪榴弹。因为这是在真的打仗,他打完了迅速卧倒在地一动不动。在玩电子游戏《三角洲》的时候,他喜欢亲眼看着枪榴弹落地爆炸,但在这里,没法办观测自己的射击效果。
其他人也忙着发射枪榴弹,打远距离目标,枪榴弹可以曲射,这样可以在子弹编织的火网中更好的保护自己。孟恩远躲藏在隐蔽的角落里,聚精会神的盯着工厂东边的罂粟田,他认为有人潜伏在那里,如果是真的,几发迫击炮发射的燃烧弹就能把他们烧死,但如果罂粟田里着火了,那附带的损失也就大了,他不舍得烧掉罂粟,罂粟是他的命根子,是他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
对讲机里,孟恩远的部下不断的问他怎么办,他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命令机枪手先停止射击,让迫击炮手发射炮弹,向一切可疑的目标射击。炮弹的零星爆炸声,变成了密集的爆炸声,潜伏在罂粟田里的席鹏有点忍受不了,对周伯才说:“看来他们火力的确不错,我们已经很清楚他们的火力部署了,现在就撤退。”
周伯才又开了几枪后说:“好。”
躲藏在角落中的孟恩远,忽然想到了多年前他听一个士兵讲过,美国在越南丛林中发明了一种自由射击战术,如果发现树丛中有可以情况,班长排长有权决定使用编制内的武器对树丛中的一个方向实施1分钟的火力袭击。这个战术十分消耗弹药,也有点草木皆兵,但美**队使用这种战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击退越南游击队的夜间渗透攻击。孟恩远也知道,如果打不到目标,弹药会消耗的很快,不利于持久作战。这种战术也不适合非正规军使用,因为在山路崎岖的掸邦,补给弹药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零星的枪榴弹攻击持续不断,孟恩远自己实在忍受不下去了,索性使用一下自由射击的战术,随后他拿对讲机下达了命令。机枪手,迫击炮手,步兵,使用各自的武器,猛烈的向子弹飞来的方向进行了一分钟的火力袭击。子弹呼啸着从周伯才等人的防弹头盔上飞过去,有几发子弹还是打到防弹头盔上,大家被这种阵势吓住了。子弹密集的像一阵风一样,打成一道道弹幕,迫击炮的炮弹集中的落在某一片低洼地上,弹片四散飞舞,然后炮弹连续的落在另一处低洼地上。
尚云爬来爬去,隐蔽到低洼地前边的土坎附近,他对席鹏说:“他们使用自由射击的战术,用这样的战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他们无计可施,不得不拿火力壮胆,第二,他们真发现了我们,用这种该死的战术,像打越南游击队一样打我们,第三,他们火力不怎么强,但佯装成很强的样子,吓唬我们,想把我们吓退,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先原地不动,等他们疯狂完了我们回阵地休息,如果现在我们随意乱动,对我们很不利。”
席鹏说:“告诉大家,对方一停止射击我们就回山上。”
孟恩远的私人雇佣军由于怕浪费子弹,密集的火力袭击持续不到30秒就停了下来。席鹏周伯才随后组织大家撤退。他们小心的走着s型路线回到工厂东边的山上。田再标看大家回来了,说:“孩子们,都还好吧?”
刘协说:“好什么好,我屁股上被子弹打中了,疼死我了。”
田再标马上找出急救包,让席鹏用手电筒照着刘协的伤口,他看了看伤口,拿创口贴把伤口贴住,“这个伤口不怎么要紧,子弹是擦着皮肤过去的,因为你卧倒姿势不对或者是你匍匐前进的姿势不对,以后注意点。”
刘协把枪放到一边,“我不用注意点,消灭了他们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尚云说:“受这点伤咋呼啥呢?看看我的胳膊,被子弹擦伤好几处了,幸亏他们笨,要不我的胳膊就完了。”
一夜无事,早晨,双方又开始互相侦察。孟恩远和手下的连长排长商量了一下,他们都认为控制东边这个山头很重要,也认定晚上偷袭他们的人都潜伏在这个山头上,所以早上7点就派出了一个侦察组前去探察这个山头,如果没人占领着,他们就坚守在这里,部署上一些机枪,如果有敌人,侦察组就引导迫击炮向敌人射击,而不暴露自己。
刘铭基和张汉合早上被席鹏差遣出来,潜伏在山头的西边的警戒阵地里,负责监视山下的情况,毒品工厂以及这里的私人雇佣兵全部在这个山头的西边,而上午的太阳在山头的东边所以早晨是适合使用望远镜观察山下。而山下的人如果抬头看山上,会被阳光晃眼睛。
孟恩远的私人雇佣兵出动的是3排3班的12名士兵,这几个人年龄很大,以前都是在昆沙的掸邦自卫军里当过兵的,他们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没打过败仗,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不了解对手的实力,只认为山头上有几个捣乱的家伙,十分好对付,连打带吓唬就能赶走他们。
这个班的班长很会享受,先在山下的一片树林里找了一洼地,往地下一躺,拿着对讲机,指挥着副班长和其他3名士兵上山侦察,班长自己和2名迫击炮手、1名机枪手和4个步兵在洼地里等着。这些跟着士兵因为昨天晚上没睡好,所以很疲惫,躺在地下就睡大觉。副班长心中虽然不情愿上山侦察,但是上司让他来他也不得不来,他睁着疲惫的眼睛,手中拿着Ak-47步枪当拐杖,缓慢的在山坡上移动着。
在警戒阵地上的刘铭基和张汉合各自拿着一支装了消声器和3倍光学瞄准镜的m-16A2步枪,认真的看着山下的雇佣兵。他们拿光学瞄准镜看山下的雇佣兵看的很清楚。张汉合拿对讲机向周伯才报告,“大哥,山下来了12个人,机枪迫击炮都带着,有4个小子还上山来了,你看怎么办,是马上打死他们,还是放近点打?他们现在离我们不远,山腰上的4个小子在我们的步枪射程里了,你看怎么打?”
周伯才说:“放近点打,m-16A2装了消声器后射程没原来的远,你要打早了其他几个撒腿跑到你射程外怎么办?我马上过去,你们呆着别动,等他们距离你们200米距离在开火,注意伪装隐蔽。”
周伯才带着2支m-21狙击步枪去了警戒阵地。其他人在掩体内继续休息。张汉合看周伯才进入阵地后,心里才放松起来,他拿m-16A2步枪瞄准了走在最后边的一个雇佣兵,他已经能看见这个雇佣兵的模样了,这个兵从头到脚一身军装,从装束上看和以前的掸邦自卫军没什么区别,一身绿色的作训服,头戴作训帽,胸前有帆布的子弹袋,身上还有一个手榴弹袋和一个水壶,手拿着没装刺刀的Ak-47。
周伯才只拿眼睛估算了一下距离,对刘铭基和张汉合说:“先打后边的,然后打前边的,现在可以开枪了。”
刘铭基和张汉合几乎同时开枪,4个上山的雇佣兵胸口中弹倒下,但他们不知道这2个兵死了没有,就见他们翻滚着从山坡上滚了下去,他们俩继续瞄准,但这两个兵忽然卧倒,一个拿对讲机报告情况,另一个壮着胆子抬头看山顶,张汉合那肯放弃这个机会,扣动扳机后一个子弹正中这个士兵的脑袋,这个士兵身体在侧歪,就倒在地上了。刘铭基说:“怎么不让给我打?”
张汉合说:“拿对讲机的军官给你。”
卧倒在山腰上的副班长隐蔽在草丛中,拿对讲机报告情况,但不抬头观察,刘铭基没机会瞄准他。周伯才说:“拿狙击步枪打山下的几个人。”
副班长向班长报告了山顶阵地的位置,班长马上指挥2名迫击炮手调炮,并发射炮弹。第一发炮弹落在周伯才身后,第二发炮弹落在刘铭基前边20米的地方。山下的迫击炮还在开炮。刘铭基端起装了消声器和5倍光学瞄准镜m-21狙击步枪,瞄准山下的一个正在装炮弹的士兵,他迅速开枪,这个装填炮弹的士兵头部中枪,倒地而亡。周伯才说:“好小子,干的不错,第一打这种枪就这么准,估计有100发子弹让你打你就能当狙击手了。”
张汉合也不甘示弱,瞄准另一个迫击炮手开了一枪,子弹打在了这个士兵的肩膀上,但是这个兵没死,他又开第2枪,才把这个炮手击毙。其他几个雇佣兵马上卧倒在地上,拿Ak-47步枪和rpk机枪开火射击,丝毫看不出他们胆怯。
山下雇佣兵发射的子弹散布在警戒阵地四周,偶尔几发子弹打到周伯才的身边,周伯才赶快蹲在战壕里。山下的几个雇佣兵没打几发子弹就被m-21狙击步枪击毙了,在半山腰上潜伏的这个雇佣兵的副班长不敢动一下,生怕子弹来找他。他用对讲机喊话,报告了侦察情况,排长和另2位班长迅速指挥另外的2门迫击炮轰炸山顶,密集的炮弹落在山顶上,周伯才他们3个,只要卧倒在阵地内,不敢乱动。
雇佣兵的副班长借这个机会马上从山上下来,拼命的往回跑,周伯才拿着一支m-24狙击步枪,匍匐到战壕外边,把枪上的消声器拆下,瞄准逃跑的这个雇佣兵,一枪打在他后背上。
雇佣兵的迫击炮不断的射击,炮越打越准,有几发炮弹已经落在战壕里了,刘铭基和张汉合拿着枪从战壕里爬出来,打着滚,滚到阵地旁边的草丛里。多枚炮弹依次落入战壕中。山下的军官拿望远镜看了看,随后命令炮手停止射击,他们以为炮弹把山顶阵地中的人炸死了。随后派出一个连的士兵向山顶进发。
孟恩远在更远的地方拿着高倍望远镜看着自己手下的军队占领这个山。他没为此感到丝毫的高兴,前几天他把大约300多人的新招募的部队派去运送毒品去泰国,工厂这里只有100多人的精锐部队,在2次战斗中已经有20多人阵亡。他还在另外一个村子里招训新兵,再过几天,新招募的部队集结在这里,他就有把握把这些骚扰他的部队消灭的干净了。
80多名携带机枪步枪火箭筒的雇佣兵向山顶冲过来,周伯才已经叫席鹏带人来警戒阵地加强防御。9个人面队80人的进攻,压力很大。周伯才和席鹏各自拿一挺机枪,周伯才拿着m-249机枪和席鹏并肩站在战壕里,席鹏给m-60机枪装上三脚架,只等着山下的雇佣兵靠近了。刘铭基他们7个人各自拿着m-16A2步枪,他们把步枪上的消声器拆下来,把怕磕碰的光学瞄准镜拆下,往枪口上装枪射榴弹。准备用榴弹杀伤雇佣兵,因为枪射榴弹比m-203枪挂榴弹发射器的榴弹杀伤力要大,所以他们首先准备了枪射榴弹。
席鹏让王众明负责指挥其他人,如果没人指挥,各打各的,火力密度不强,如果有人指挥,7个人一起发射枪榴弹或者一起拿步枪连续射击,火力将会被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王众明也不知道多会打,他问席鹏:“我什么时候喊射击的口令。”
席鹏说:“我开枪,你就喊射击,他们和你就一起发射枪榴弹,然后装弹,装弹完毕以后,你马上喊射击,这样7支枪一起发射枪榴弹,效果就和自己随意打的效果不同。听明白了就准备。”
席鹏和周伯才容易配合,他们一起接受过训练,一起参加了多次战斗,不需要商量。周伯才拿着m-249机枪负责射击冲在最前边的雇佣兵,因为班用机枪射程不如通用机枪,打近的目标效果好,席鹏用m-60机枪负责对付走在后边的雇佣兵。其他人拿枪榴弹压制走在最前边的雇佣兵。
雇佣兵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山顶奔跑,他们警惕性很低,他们认为占领一个炮炸过的地方并不难。孟恩远看着自己的兵就要冲上山顶了,突然2挺机枪开始射击,子弹密集的打在雇佣兵身上,几个士兵马上被打倒。其他士兵迅速卧倒,把队型疏散开来。然后组织机枪手还击。步兵拿枪继续向山顶匍匐前进。
王众明见席鹏已经开枪,就大声喊:“准备,射击。”随后7支步枪发射了杀伤人员榴弹,7枚400克重的枪榴弹,一起飞出去,几秒后几乎同时落地,连续的爆炸声响过之后,3名雇佣兵被榴弹炸死,5名士兵被炸伤。孟恩远在山下着急的拿对讲机喊,“散开,散开。”
在山腰上组织进攻的雇佣兵的连长听到孟恩远的命令,大声的对自己的士兵喊,“散开。”
这些兵马上拉开间隔,继续向山顶冲锋。王众明第2次喊:“准备,射击。”
又是7枚枪榴弹落在山坡上,有2名雇佣兵被炸死2人受伤。孟恩远用望远镜看着,发现守卫山头的人火力很猛,他随后命令9门60毫米迫击炮射击,压制山头上的火力。但他不明白山头上的人使用的是什么武器,因为自己的部队与山顶的距离大概是200米,手榴弹是炸不到自己的士兵,但从爆炸烟幕和火光上看也不像是手榴弹,和6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爆炸的威力相比有一点小,但山顶的阵地不不大,放不下7门迫击炮的。
山下的雇佣兵又准备了3门82毫米迫击炮和1门120毫米迫击炮,随时可以射击,就等着孟恩远的命令。
绝路烽火_绝路烽火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